四月初八吃烏飯的由來是什么?四月初八為什么要吃烏米飯?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5-09 15:12:20
編輯:
來源:城市科技網(wǎng)
字體:

四月初八吃烏飯的由來是什么?

烏飯節(jié)指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初三舉行的畬族烏飯節(jié)。指新寧縣苗、瑤、侗族人民為紀念或悼念自己的祖先,把每年農(nóng)歷四月八日稱為“烏飯節(jié)”。

烏飯又稱黑飯,江南一帶地方民間風俗小吃,用烏飯葉搗成汁混入米飯中制成,米的顏色是藍色,另廣西,云南等地的五彩飯中其中一種也是烏飯,其飯的黑色用楓葉的樹汁液浸泡而得。

畬族百姓歡度“烏飯節(jié)”,家家都做烏米飯,全家共餐,饋贈親友。同時還聚集一起盤歌、跳舞,紀念這一節(jié)日。連江縣小滄民族自治鄉(xiāng)畬族百姓也過烏飯節(jié),這一天山村熱鬧非凡。烏米飯是畬族人用山上的一種叫烏稔樹野生植物,取葉煮湯,然后將糯米泡在湯里數(shù)小時撈起,放在木甑里蒸熟而成。這種烏米飯色澤藍綠烏黑,并帶油光,吃到嘴里香軟可口。由于烏稔有防腐、開脾作用,將烏米飯用苧麻袋裝起來,掛于通風陰涼處,數(shù)日不餿。如果再加上豬油熟炒,更加味美可口。因此有“一家蒸十家香”之說。

受畬民影響,浙西南山區(qū)衢州、麗水等局部地區(qū)也有吃烏飯習俗,而時間則通常是在每年農(nóng)歷的四月初八!

吃烏飯,這對于有該傳統(tǒng)的本民族人們而言,這不僅是延續(xù)千年的傳統(tǒng)佳節(jié),這更是本民族凝聚力的體現(xiàn),這是核心價值觀的展現(xiàn),這加深了本民族的文化認同感,這是屬于集體的文化記憶。我們通過本民族的特色傳統(tǒng)去傳承延續(xù),這是本民族無可磨滅的共同精神財富。

四月初八為什么要吃烏米飯?

四月初八吃烏米飯,是傳統(tǒng)是風俗。

相傳古時候目蓮的母親遭遇牢獄之災,目蓮每天去送飯,但是每每被牢頭獄霸和餓鬼搶食,目蓮母親日漸憔悴。目蓮是個孝子,為這事傷心哭泣,遇一神仙指點,采了草頭搗碎出汁,把大米浸泡染成黑色,燒出了一鍋黑色的米飯,聞之清香撲鼻,目蓮一嘗很好吃。

于是每日送烏黑的米飯到監(jiān)牢里去,牢頭獄霸都怕有毒不敢吃,也就沒人搶食,目蓮母親每日吃了烏米飯居然覺得精神一天比一天好,身體也強健起來,順利度過了牢獄之災。后來人們?yōu)榱思o念大孝子目蓮,把每年的四月初八定為吃烏飯的日子。

農(nóng)歷四月初八,布依族稱為“牛王節(jié)”,也叫“開秧門”。四月初八一過,打田栽秧就開始。開秧門這一天吃了烏米飯,打田栽秧這段時間,身強體健、百病不生,因此家家戶戶都要吃香噴噴的烏米飯。

烏米飯是一種紫黑色的糯米飯,是采集野生植物烏飯樹的葉子煮湯,用所煮的湯將糯米浸泡半天,然后撈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。烏米飯油亮清香,由糯米泡入烏樹葉中幾小時后煮成的。吃烏米飯可以祛風解毒,防蚊叮蟲咬。

標簽: 四月初八吃烏飯的由來是什么 四月初八

   原標題: 四月初八吃烏飯的由來是什么?四月初八為什么要吃烏米飯?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