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榴皮的生理特性怎么樣?石榴皮怎么鑒別?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5-10 14:45:46
編輯:
來源:今日熱點
字體:

石榴皮,中藥名。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干燥果皮。我國南北都有栽培,以江蘇、河南等地較多。具有澀腸止瀉,止血,驅(qū)蟲之功效。常用于久瀉,久痢,便血,脫肛,崩漏,帶下,蟲積腹痛。

1 治脫肛:石榴皮、陳壁土,加白礬少許,濃煎熏洗,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。(《醫(yī)鈔類編》)

2 治牛皮癬:石榴皮(炒炭),研細末1份,麻油2份,調(diào)成糊狀。用時將藥油搖勻。以毛筆蘸藥勻涂患處,每日2次。(《全國中草藥新醫(yī)療法展覽會技術(shù)資料選編》)

3 治凍瘡久爛不愈:石榴皮、冬瓜皮、甘蔗皮三味,燒灰存,研末敷。(《本草匯言》)

石榴皮的生理特怎么樣?

落葉灌木或喬木,高通常3~5米,稀達10米,枝頂常成尖銳長刺,幼枝具棱角,無毛,老枝圓柱形。葉通常對生,紙質(zhì),矩圓狀披針形,長2~9厘米,頂端短尖、鈍尖或微凹,基部短尖至稍鈍形,上面光亮,側(cè)脈稍細密;葉柄短?;ù?,1~5朵生枝頂;萼筒長2~3厘米,通常紅色或淡黃色,裂片略外展,卵狀三角形,長8~13毫米,外面頂端有1黃綠色腺體,邊緣有小乳突;花瓣通常大,紅色、黃色或白色,長1.5~3厘米,寬1~2厘米,頂端圓形;花絲無毛,長達13毫米;花柱長超過雄蕊。漿果球形,直徑5~12厘米,通常為淡黃褐色或淡黃綠色,有時白色,稀暗紫色。種子多數(shù),鈍角形,紅色至乳白色,肉質(zhì)的外種皮供食用。

石榴皮怎么鑒別?

呈不規(guī)則的片狀或瓢狀,大小不一,厚1.5~3mm。外表面紅棕色、棕黃色或暗棕色,略有光澤,粗糙,有多數(shù)疣狀突起,有的有突起的筒狀宿萼及粗短果?;蚬:邸?nèi)表面黃色或紅棕色,有隆起呈網(wǎng)狀的果蒂殘痕。質(zhì)硬而脆,斷面黃色,略顯顆粒狀。氣微,味苦澀。

標(biāo)簽: 石榴皮的生理特性怎么樣 石榴皮怎么鑒

   原標(biāo)題:石榴皮的生理特性怎么樣?石榴皮怎么鑒別?

>更多相關(guān)文章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