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瘦子”為什么得脂肪肝?知道“怎么動”很重要

發(fā)布時間:2021-10-08 11:00:06
編輯:
來源:文匯報
字體:

一提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(NAFLD),人們常常認為它與肥胖關系密切。然而,隨著其發(fā)病率的升高和研究的深入,非肥胖型/瘦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,它指的是BMI<30(亞洲人群BMI<25)的非酒精性脂肪肝。

瘦型人群脂肪肝

一項薈萃分析顯示,非肥胖人群和瘦型人群中,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總體患病率分別為10.2%和15.7%。其常見原因是坐得太久或運動太少,導致脂肪囤積腹部,體重達標但腰圍超標。抑或是飲食方式不科學,比如常吃夜宵、不吃晚飯、把水果當晚飯等。

只要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,瘦人與肥胖人群的危險因素是大同小異的,都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習慣:吃得多、吃得甜、吃得油,飲食不規(guī)律,吃太多夜宵、飲料,以及活動量不夠,坐太久,還可能有肌少癥,即骨骼肌質(zhì)量減少,導致身體中脂肪的比例增加,而體重增加并不顯著。當然,不排除少數(shù)瘦型脂肪肝是遺傳易感,如PNPLA-3基因多態(tài)性改變可引起脂肪肝。

瘦型患者往往更年輕

一些研究認為,與肥胖型患者相比,瘦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往往更年輕,代謝綜合征患病率更低,血紅蛋白水平更高。

瘦型脂肪肝患者同樣可能出現(xiàn)肝臟炎癥和損傷,即脂肪性肝炎。在隨訪研究中發(fā)現(xiàn),即使瘦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隨訪過程中體重一直保持不變,仍會并發(fā)肝細胞肝癌、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事件。因此,非肥胖/瘦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不能忽視隨訪和治療。

知道“怎么動”很重要

在早期階段,如單純性脂肪肝以及脂肪性肝炎不伴顯著肝纖維化時,改變生活方式是有效的治療手段,能逆轉(zhuǎn)這類脂肪肝及輕微的肝臟炎癥和損傷。具體來說,胖型脂肪肝患者通過改變生活方式,使體重下降至少7%-10%,瘦型脂肪肝使體重下降3%-5%,如果是合并肌少癥的瘦型脂肪肝個體,通過改變生活方式,體重或許沒變化,但腰圍縮了,肝臟脂肪含量也可下降,甚至可以完全消退。

瘦型脂肪肝除對體重下降的幅度要求略低,在生活方式的改變上也有側(cè)重。對主要由于體脂含量過高導致的脂肪肝,患者原先體重正?;蚱荩w重增長過快,這種狀態(tài)之下控制飲食很重要。但更多的瘦型脂肪肝是因為坐得太久、動得少,此時飲食和運動要齊頭并進。換言之,瘦型脂肪肝的生活方式改變,對加強運動的要求更高,獲益也更大。

中醫(yī)藥理論認為脂肪肝屬于“肝癖”“痰飲”范疇,主要由于脾虛痰濕、脾虛肝郁等。對于虛證瘦型患者而言,脾臟陽氣虧虛,散精失常,飲停于肝,“飲”為無形之邪,故患者形體正常。此時除了培養(yǎng)健康的生活方式,通過中藥健脾化飲、活血化淤、疏肝理氣的作用,可改善癥情。

(作者為上海中醫(yī)藥大學附屬龍華醫(yī)院脾胃病二科醫(yī)生)

   原標題:“瘦子”為什么得脂肪肝?知道“怎么動”很重要

>更多相關文章
    無相關信息
最近更新
m.yoyovip.com.cn 中國項目城網(wǎng) - 關于我們 - 聯(lián)系方式 - 版權(quán)聲明 - 招聘信息 - 友鏈交換 - 網(wǎng)站統(tǒng)計
Copyright© 2014-2017 中國項目城網(wǎng)(m.yoyovip.com.cn) All rights reserved.
滬ICP備2020036824號-1 未經(jīng)過本站允許,請勿將本站內(nèi)容傳播或復制.
聯(lián)系我們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