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最資訊丨又一波版號襲來,2023年二次元IP改編游戲有新機會了嗎?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3-23 22:00:59
編輯:
來源:網易游戲
字體:

經過去年的冷清,二次元游戲開始重新啟動。相比此前原創(chuàng)二游占據最大的關注,今年的一個新情況是IP改編二游的重新崛起。這一點,光是從3月下發(fā)的最新一批進口游戲版號中就可見一斑。在這批版號中,動漫IP改編的占比可謂非常之高。

結合從去年開始恢復發(fā)放的版號列表,我們還會發(fā)現,除了海外二次元IP,一批以國內網文IP、國漫IP為代表的改編游戲也紛紛拿下版號,正準備與海外IP在二次元市場上大戰(zhàn)一場。

日漫IP,廉頗已老?


【資料圖】

說到二次元的IP改編游戲,首先讓人想到的還是日漫IP。雖然這幾年二次元游戲主陣地早被國內廠商的原創(chuàng)游戲占據,但那些知名日漫IP改編游戲依然能在國內掙到不少錢。根據B站UP主@國產二次元手游觀察整理的流水數據,我們總結了2022年IP改編二次元游戲的年流水情況。

從這個列表中不難發(fā)現,IP改編游戲在整個二次元大盤中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,但是《火影忍者》《圣斗士星矢》等日漫IP在國內依然有強大的戰(zhàn)斗力,第二梯隊中還有《灌籃高手》《妖精的尾巴》這些作品。它們都是不同時期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作品,所以至今還能收獲穩(wěn)定的用戶群。而這些日漫IP由于商業(yè)價值高,早被各家大廠牢牢卡位。

比如《火影忍者》早就成為與騰訊高度綁定的日漫IP,兩部改編手游分別對應動作類型與回合策略類型,幾乎覆蓋了這個IP的全年齡段受眾。

當年與《火影忍者》齊名的《航海王》在國內的商業(yè)潛力同樣毋庸置疑。不過因為動漫圈將《航海王》“開除二籍”,所以《航海王》的游戲也被一視同仁,事實上《航海王》在國內至少有4款游戲還在運營,且大多由國內公司研發(fā),成績都不差。

DeNA的《航海王:啟航》在2015年上線就能達到首月10億日元(約合5000萬人民幣)的流水成績,2016年中手游的《航海王:強者之路》同樣有首月6250萬人民幣的營收成績。在當年那個時間點上,這樣的營收都屬于是IP改編的頂流。

得益于IP的強大影響力,這些老游戲的生命力都十分頑強,至今都還在運營。去年它們都開啟了與新劇場版《紅發(fā)歌姬》的聯動。

此后2018年上線的《航海王:燃燒意志》成為阿里進軍游戲業(yè)務的排頭兵,首月流水破億,而2019年上線的《航海王:熱血航線》則成為字節(jié)系進軍游戲業(yè)務的敲門磚,首月流水破5億。那時,《航海王》這個IP可以說是和國內頂級互聯網大廠高強度綁定,成了“大廠專用IP”。

不過,同樣的大廠專屬,帶來的結果并不相同。阿里系以《航海王》為跳板,駛入了游戲這片大海并依靠另一個大IP光榮的《三國志》系列站穩(wěn)了腳跟。而字節(jié)系則在高調殺入游戲業(yè)務之后選擇逐漸收縮,變得更為謹慎。

新作《航海王:夢想指針》的游戲版號已于2022年12月下發(fā),但這款游戲的官網與預約界面都暫停訪問。游戲后續(xù)會走向何方暫時處于懸置狀態(tài)。

回顧《航海王》的IP改編歷史就能明白,《航海王》單款游戲的營收能力之所以沒有《火影忍者》那么強,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部《航海王》IP游戲分屬不同公司代理運營,分流了玩家與流水。一旦遇到大公司戰(zhàn)略業(yè)務調整,相關游戲即使有人接手也難免造成動蕩,不利于玩家沉淀。當年三大漫的另一臺柱《死神》在國內IP改編這塊沒有太大建樹,其實吃的也是IP權屬分散的虧。

相比于這些老二次元如數家珍的老IP,那些新生代的日漫IP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。

比如2022年騰訊整個下半年只上線公測了一款游戲《一拳超人:正義執(zhí)行》。游戲上線后的成績只能說遠遠沒有達到預期,七麥數據預估游戲首周流水僅數百萬元。不過《一拳超人》這個IP倒是備受國內廠商重視,掌趣的《一拳超人:最強之男》2019年上線至今尚在運營,而完美的《一拳超人:世界》于2023年初進行了新一輪內測。廠商們可算是給足了琦玉老師牌面,但琦玉老師能不能讓廠商掙錢就是另一碼事了。

去年下半年,低調的龍圖游戲上線了《盾之勇者成名錄:浪潮》,但游戲上線后也是反響平平。

把時間再往回拉,諸如龍淵的《關于我轉生變成史萊姆這檔事》手游,盛趣的《在地下城尋求邂逅是否搞錯了什么》手游,《LoveLive!學園偶像季群星閃耀》手游,蝸牛的《野良神》手游,巨人的《犬夜叉》手游,愛奇藝的《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》手游等等,都算是知名IP的改編游戲。而B站更是IP大戶,《魔法少女小圓》手游、《刀劍神域》手游等都是B站曾經力推過的產品,手中還有《工作細胞》《賽馬娘》《心罪愛麗絲》等產品。

蓋婭從2016年就宣布代理的《甲鐵城的卡巴內瑞》手游更是成了二次元圈子里一個知名“爛尾樓”,不時有人跑去預約官網“觀光”。

在這其中值得一提的也許還有黑桃的《約戰(zhàn):精靈再現》,游戲因為去年動畫播出還“回光返照”了一回。當然從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,本作的主力收入其實來自于外服??梢?,用新番動畫拉新游戲用戶,在海外反而有更明顯效果,在國內就沒那么明顯。或許這也是國內原創(chuàng)二次元廠商去年密集宣布制作衍生動畫的原因之一。

一番盤點不難看到,日漫IP如今呈現出來的是一種兩極分化的狀態(tài)。一方面,以《火影忍者》《航海王》為代表的老牌IP吸金能力依然強大,大有再戰(zhàn)十年的架勢。而這些擁有高商業(yè)價值的IP早已落入各大廠商手中,幾乎沒有中小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什么事了。另一方面,大量新生代的日漫IP雖然價格更便宜,合作機會更多,但這些IP在國內二次元圈子的影響力大不如前,熱度持續(xù)時間也大為縮短,還要受到許多不可控因素的影響。

比如掌趣之前拿下的“某X英雄”改編游戲就因為原作漫畫發(fā)布不當內容,公測沒多久便主動下架,背后損失的是大把的前置研發(fā)費用。此前在日本大火的《賽馬娘》也因為種種原因錯過了新番動畫熱度最高的時間,直到今年3月才拿下版號,而游戲名稱也改為了《閃耀!優(yōu)俊少女》。

日漫IP有太多的因素不是國內廠商可以把控的。IP能不能火還是其次,若是由于某些不可抗力導致最終連項目都取消,損失的就是純粹的成本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國內廠商把目光轉向本土IP是很自然的事情。

國漫IP,時機已到?

國內的IP改編手游這條路其實一直有人在走,只不過對二次元游戲圈子里的人來說,國內的網文/國漫IP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被“開除二籍”的,所以圈內很少討論,在盤點時也總把相關游戲排除在外。

在“觀察君”統計的二次元游戲流水列表中,其實還是有國漫IP的身影的。比如2020年上線的手游《凹凸世界》就是由七創(chuàng)社同名3D動畫改編而來,至今還能有數百萬元的年流水。

而另一款上榜游戲《血族》更是可以追溯到國漫的紙媒時代。該游戲改編自愛歐的原創(chuàng)漫畫《血族Bloodline》,于2014年由盛趣傳世工作室改編為手游。這款元老級游戲就此運營了9年,哪怕原作漫畫早已停更甚至連載過原作的漫畫雜志都已經相繼??螒蛞惨恢眻猿值搅爽F在。對于“想領略一下9年前二次元游戲是什么模樣”的同學來說,本作就是一塊活化石,可與《戰(zhàn)艦少女R》齊名。

游戲的玩法放在今日只能說是落后時代,它之所以能堅持到如今,除了早早入局吃到時代紅利之外,最大的秘訣就是背靠大廠不斷搞聯動。游戲此前陸續(xù)聯動過《斬!赤紅之瞳》《進擊的巨人》《某科學的超電磁炮T》等眾多動漫作品,還聯動過《龍之谷》《崩壞學園2》《彩虹島》等各類游戲IP。其最新一次聯動的正是去年的話題作《電鋸人》。

現在點進《血族》手游,它呈現的畫風更像是十多年前網文同人圈流行過的“綜漫文”,是一個大量知名IP匯聚一堂的“二次元養(yǎng)老圣地”。也是因此,《血族》的長壽更像一個特例,對于此后的國漫IP反而不具備太大的參考性了。

新生代的網文IP、國漫IP改編游戲案例,還要看《斗羅大陸》《鎮(zhèn)魂街》這些產品。這些游戲往往不會被納入核心二次元群體的討論范圍,但它們的營收其實已經開始爆發(fā)了。

據三七互娛財報顯示,《斗羅大陸:武魂覺醒》2021年全年營收達5.9億元,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在2818萬元左右;《斗羅大陸:魂師對決》2021年全年營收在12億元,2022年前三季度營收在9600萬元左右。

除了這兩款《斗羅大陸》的手游外,根據三七的計劃來看,后續(xù)至少還有兩款在研的《斗羅大陸》IP游戲正在路上。

而中手游于2022年最后一周上線的《鎮(zhèn)魂街:天生為王》首周流水便破億,僅憑一周的流水就足以殺入2022年度二游前30榜單了。

回顧過去半年的游戲版號會發(fā)現,越來越多的網文/國漫IP改編游戲已經在路上。2月版號有《逆襲的仙王》《新不良人》,1月有《遮天世界》《凡人修仙傳:人界篇》,去年12月有《不良人3:無雙江湖》《葉羅麗時辰砂》《十萬個冷笑話:2022》《秦時明月:滄海》,11月之前還有《吞噬星空:黎明》《巨兵長城傳》《甄嬛傳之浮生一夢》《鎮(zhèn)魂街:武神覺醒》等等。

這里面很多IP都是老面孔,其中不少已經有過數次改編游戲的經歷。比如《秦時明月》是最早一批試水改編游戲的國漫IP之一,最早的改編游戲甚至是頁游?!妒f個冷笑話》同樣很早就試水游戲,由藍港開發(fā),是當時有妖氣重點培養(yǎng)的IP之一。而《不良人》交由云暢游戲改編,在當時取得不錯的成績,幫助云暢在2016年實現了1.57億元的年收入。

當年那波改編浪潮沒有持續(xù)太久,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時的版權混亂?;叵?014年,《血族》游戲雖然成功上線,但原作卻陷入作者與出版社的版權糾紛。原作者因此長期無法繼續(xù)創(chuàng)作,IP也因為版權歸屬不明而沒有得到進一步開發(fā),錯過了二次元手游發(fā)展最好的幾年,只留下這樣一款滄海遺珠的游戲。而類似《血族》這樣的糾紛在當年國漫圈子里可謂不少,有些公案至今還沒有定論。

版權紛爭加上山寨盜版猖獗,讓當年的國漫IP受了很多挫折。而某些急功近利掙快錢的改編產品更是讓IP改編被釘上了“換皮”“山寨”的標簽,被粉絲拋棄。

這種情況直到這兩年才開始出現變化。隨著版權規(guī)范化,玩家正版意識上升,廠商也逐漸愛惜起自己的羽毛,開始好好維護IP,拋棄掙快錢思維,走向長期主義了。

具體到改編游戲這塊,我們會發(fā)現游戲IP與廠商的綁定關系變得越來越明顯。比如拿下《斗羅大陸》長期合約的三七互娛,專注于《不良人》IP的云暢游戲,專注于《鎮(zhèn)魂街》IP的中手游,專注于《龍族》IP的祖龍,更不必說手握《斗羅大陸》《狐妖小紅娘》《一人之下》等眾多IP的騰訊。

這些合作往往不止于某一款游戲的開發(fā),而是長周期、多項目的持續(xù)合作。游戲廠商的利益與IP的長線價值綁定,這自然能激勵廠商與版權方共同維護IP價值,而不再是用賺快錢的方式竭澤而漁。長期主義,正成為國內IP改編廠商的共同選擇。

結語

日漫IP之所以能在過去幾十年蓬勃發(fā)展大殺四方,背后是由一套各方博弈后形成的版權收益分配體系支撐的。而在國內,這塊的制度建設其實是一度有所缺失的。早年的一些“霸王條款”甚至讓版權淪為大公司壓榨個人創(chuàng)作者的工具。

一邊是大公司的版權霸權,一邊是猖獗的山寨盜版橫行:被夾在中間的創(chuàng)作者自然舉步維艱。由于創(chuàng)作者和粉絲群體長年身處這種沒有任何保護的環(huán)境,日積月累自然導致國內二次元圈子形成一種近乎偏執(zhí)的“鑒抄”社區(qū)氛圍。戾氣的背后源于恐懼。

所幸,這幾年隨著國內版權法制建設的規(guī)范,粉絲正版意識的提高,原創(chuàng)二次元圈子越來越有活力,涌現了許多優(yōu)秀產品。國漫IP改編游戲的復興,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自然而然形成的。我們從來不用擔心國內缺乏優(yōu)秀創(chuàng)作者。大環(huán)境好了,優(yōu)秀作品自然能破土而出,形成IP也是順理成章。誠然,當前國漫IP及其改編游戲還有很多問題,但只要制度建設到位,創(chuàng)作者和用戶的權益得到保障,有生命力的作品便能從良性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
有人說,好的足球裁判就是讓觀眾感覺不到裁判的存在而讓比賽流暢進行。好的制度或許也是如此:不必讓人感覺到制度的存在,只要能營造出一個優(yōu)秀作品不斷出現的環(huán)境,就是走對了方向的。

標簽:

   原標題:天天最資訊丨又一波版號襲來,2023年二次元IP改編游戲有新機會了嗎?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