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紅海,視頻作者要怎么選擇平臺-環(huán)球要聞

發(fā)布時間:2023-01-17 15:09:40
編輯:
來源:網易游戲
字體:

加入校園電視臺之前,耗子曾滿懷期待。

光聽“電視臺”這個名號,他猜想那里一定有很多厲害的人,能教他影視后期,還有Pr和Ps等軟件的進階用法。于是,為了確保自己被選中,耗子搬出了平時不太愿意讓同學知道的另一重身份——3萬粉的視頻博主。

可沒想到,想傍大款的耗子卻傍成了扶貧干部。抱著學東西的心態(tài),好不容易“混進去”的校園電視臺里,結果最了解視頻制作的反而是他自己。

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到頭來,所有視頻作者都不得不面對的一堆問題,創(chuàng)作方向、漲粉運營和變現賺錢等,仍然需要耗子自己去摸索。

1

今年20歲的耗子,做視頻已經有5年了。“谷倉里的耗子精”是他目前最知名的一個ID,也是他粉絲最多的一個賬號,但他卻把它稱為“小號”

視頻制作生涯的前4年里,他都在經營另一個帳號。就和大部分興趣使然的博主一樣,還是初中生的耗子起初做視頻也沒抱任何目的,一開始他只是模仿自己愛看的實況類游戲博主,權當用視頻為自己做個記錄。

那時他的視頻類型很雜,《死亡細胞》《以撒的結合》等各種游戲都有,“只是錄著玩的”。直到2019年的暑假,他的一支《英雄聯盟》視頻蹭到了一位大主播的熱度,突然收獲的幾十萬的播放量讓他第一次嘗到了甜頭。本想著借此機會,一舉轉型LOL博主,但做了兩期之后耗子就做不下去了。原因很簡單,他發(fā)現這“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”。

就在這時候,他萌生了開個小號的沖動。

也就是如今這個光抖音就有26萬粉的帳號

可能也是還沒打算放棄已積累了3萬粉絲的“大號”,最初開小號,耗子更多是想做點自己想做的內容,為自己找個舒適的緩沖區(qū)。當時他正好入坑《原神》,于是決定把自己的新手經歷,用搞笑吐槽的方式呈現出來,這才有了如今全網比大號多60多萬粉絲的小號“谷倉里的耗子精”。

現在這個帳號里,原神的搞笑整活是主打內容。觀眾喜聞樂見、播放量不低,也是自己的有感而發(fā),耗子和小號度過了一段不短的蜜月期。

回憶起其中的“幸福時刻”,他提到了去年初剛剛入駐抖音的時候。雖然當時他才來到新平臺兩個月,但剛好一期視頻火了,編輯很喜歡那期視頻,對他個人的期待也很高,在流量的扶持下,那段時間他漲粉特別快。但很可惜,他卻沒堅持下來。

那段時間他視頻的數據都很不錯

盡管耗子總以“好運的懶狗”自居,但懶并不是他經常斷更、不發(fā)視頻的原因,更多的時候,他都深陷迷茫,不知道到底該做些什么內容。

最開始做《原神》的萌新入坑搞笑視頻,他自己也剛經歷那個階段,很多吐槽都是從真實感受中而來,我口吐我心才游刃有余。后來雖然還在玩原神,但很多想說的其實都不再那么信手拈來,需要去找去想,很可能不是他最想說的,這會讓他自我懷疑。

面對自己的視頻作品,耗子會覺得尷尬、羞恥,像公開處刑。就算是寫下時還十分滿意的臺詞,短短一天之后,他可能就無法正視。所以將視頻從剪輯軟件里導出發(fā)布后,耗子就不會再看自己的視頻了,對它們的評價也都是“一無是處”。

再加上去年疫情的緣故,他基本都待在家里,沒去過幾次學校,做視頻的狀態(tài)一直都不太好。這一年下來,小號的經營自然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。

上一個視頻還要追溯到去年12月14日

斷更經常有,對“自己到底想做哪種視頻”的思考,耗子也沒停止過。學學更酷炫的特效,寫點能說服自己的劇本,或者去琢磨填詞調音,他有很多待嘗試的新點子。

好在還在上大二的他,還有著充裕的時間去“浪費”,“我還年輕,還有資本去試錯,看看哪些不合適,哪個合適、能一直做下去。”不論是抖音這些平臺還是他簽下的MCN機構,也都不會干涉他的創(chuàng)作方向,他仍然能做回一個“興趣使然”的博主。所以就連他自己,也沒排除心一橫再開個“小小號”從頭再來的可能。

盡管還沒做好萬全的準備,但對于仍冒著熱氣的新一年,年輕的耗子看上去已經擺好了迎戰(zhàn)的姿態(tài)。

2

但可惜并不是所有博主,都能和耗子一樣無所顧忌地試錯。更多把做視頻當作立身工作的博主,還時刻肩扛著來自現實的壓力。

兩年前剛成為全職博主的“敲萌豹風黨”,除了創(chuàng)作上的思索,就還有更多收入方面的考慮。

作為一名《我的世界》動畫作者,他的視頻不管是在觀眾眼中,還是在圈內同行的評價里,都是水準相當高的優(yōu)秀作品。不管是動畫中人物自然的動作銜接,會根據動作調整的運鏡,還是動畫整體的60幀高流暢度,敲萌都研究出了自己的秘訣,將這些部分盡可能做到了滿意。

請自行腦補為60幀

從學習做動畫開始,敲萌就一直是《煩人的村民》(Annoying Villagers)系列的粉絲。因此在他的作品中,除了能看到大量對它的模仿痕跡,還能找到不少直接向其致敬的彩蛋。在這個過程中,他也逐漸學會了如何把梗和動畫進行結合,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。

比如把洗腦頁游廣告做成MC風格

大學里,他還學過編程,這讓他能比其他人更靈活地運用插件,并根據需求敲代碼做調整。經過一兩年的積累,他攢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資源庫,和一條更有效率的工作流程。其他人可能花一兩周才能搞定的工作,他只要一兩天就能高效地完成,“既有效率,又有質量”。

這讓他的動畫視頻很快脫穎而出,不僅觀眾、平臺都用數據給了他肯定,就連其他百萬粉頭部大博主也看出了他的潛力,常常向他拋出合作視頻的橄欖枝,讓他加速完成了粉絲積累。

他和FoFTG合作的《游戲vs“現實”》系列

現在的敲萌,毫無疑問已經能用視頻安身,不過在剛剛把視頻從興趣變成職業(yè)時,他也面對過怎么養(yǎng)活自己的問題。

大學期間接觸到視頻制作,做出爆款發(fā)現這也是條賺錢的路子后,原本打算成為程序員的他,決定在畢業(yè)后成為一名全職博主。而他要過的第一關,是說服自己的父母。

為此,他像給投資人用PPT描述項目一樣,列出了自己的“全部籌碼”:播放代表作品,描繪未來前景,甚至還詳細分析了以后的賺錢途徑和收益轉化率等。最終說服了父母,給他一年時間試一試。

即使現在,敲萌已經用作品完全證明并養(yǎng)活了自己,可比起其他同齡人,他仍然保持著更“穩(wěn)重”的態(tài)度,更積極地將視頻發(fā)布到多平臺。對此,他毫不避諱自己的想法,“就感覺想多賺點錢”,“能有一些收益的話,肯定比不發(fā)要好?!?/p>

還把自己做動畫的過程也變成了直播內容

當然,作為一個視頻作者,他也理所當然地想讓作品被更多人看到。多平臺發(fā)布作品毫無疑問會擴大受眾,但許多作者仍會擔心作品是否會水土不服。

剛剛入駐抖音時,敲萌就也思考過MC動畫內容會不會在這里遇冷。但從他對自己視頻觀察的結果看來,“在B站特別火的那些視頻,最后在抖音也火了”,他的視頻風格同樣能被這里的觀眾接受。

就算不同平臺的觀眾口味有別,但好作品也總會被看到。在這一點上,他對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。

3

另一位博主“饅頭真君”,除了相信自己的作品,也很相信自己的團隊。團隊作戰(zhàn)比起個人博主,便捷的地方很多,需要多思量的環(huán)節(jié)也不少。

和大多數從興趣原點出發(fā)的博主不同,現在還肩負著團隊責任的饅頭,其實在一開始,并沒想過成為一名視頻作者。

上一份工作里,饅頭還是一位工作繁重的程序員。不管是出于對自己頭發(fā)的愛惜,還是為了晚上“打游戲不受影響”,干了半年后,他就毅然裸辭了。但當時的他,知道熬夜加班是自己不想要的,但并沒想好自己要的是什么。備考一年公務員失利后,他開始尋找自己想要的工作,又走回了興趣的原點上。

在他的第一個視頻里,“用Python計算原神滿氪金額”就體現了程序

一開始,他只把范圍縮小到“游戲”上。覺得自己有點子,就去投游戲策劃的工作;學過建模軟件,又投了3D美術;還會寫些東西,就把游戲文案也算上?!爱敃r想得很廣,但其實想得也很簡單”,只覺得自己愛玩游戲,就肯定要找游戲相關的工作,“去做自己想做的?!?/p>

后來在一份游戲策劃工作的面試中,他得知這家公司更需要視頻制作者,于是才陰差陽錯地來到了現在的崗位上,負責了“饅頭真君”這個號的孵化。

相比個人博主的走一步看一步,團隊項目要付出的成本更高,因此從一開始他們就需要盡可能找準方向。剛接到項目時,公司只確定要做《原神》相關內容,并沒有細化定位。經過饅頭他們對各平臺的內容分析后,才終于定下了明確的賽道:針對新手的攻略向視頻。

會定下這個方向,是因為他觀察到如今玩家們看攻略的習慣,其實已經隨著主流媒介的衍變發(fā)生了變化。

不提更早期翻看游戲雜志找攻略的時代,就連游戲網站、公眾號等渠道上的圖文攻略,也已離現在的玩家們很遠了。打開視頻或社交平臺,搜索想找的內容,已經成為了大量玩家找攻略的首選方式——抖音、B站和小紅書等平臺,不知不覺間變成了攻略的主要集散地。

萌新入坑想找攻略,一個短平快的短視頻,或者一張長圖,就足夠告訴他要怎么做。至于為什么要這么做,可能屬于更進階的內容,需要更長的內容體量才能講清楚,長視頻無疑更擅長。只不過玩得“淺”的人,始終要比“深”的人更多,饅頭他們瞄準的,正是這部分“不必求甚解”的玩家。

如今“饅頭真君”已經更新了半年,從結果來看,他們當初的定位非常準確。全平臺都更新的情況下,攻略視頻在抖音上的效果最好,其他平臺上反而是他們插播更新的搞笑類更受歡迎。

而把這里定為主戰(zhàn)場,除了“更大用戶量級”的考量,在和平臺運營接觸后,對方的肯定和流量扶持,也是他們下定決定的一大動力,最終才有了他們在半年內的迅速成長。

現在他們視頻的數據都還不錯

不同平臺對內容的包容都毋庸置疑,但也會有一些細微的內容風格區(qū)別,饅頭始終在提到這一點。有時候可能就是這些不同,讓一個視頻收獲兩種不同的反饋。很多時候視頻沒火,也許只是沒選對平臺,可以多試試。

而對游戲的喜歡,一直都是他能試著做下去的重要動力。雖然是從程序員半路出家,但饅頭現在做視頻的熱情,一點不比其他人弱。就算在工作之余自己玩游戲的時候,也總會不經意地去想,這邊挺有意思,是不是能給大家講講看。讓他在照舊享受著游戲樂趣的同時,“從一個玩游戲的人,變成了一個愛分享的玩游戲的人?!?/p>

至于未來,饅頭也有著更遠的展望。特別是疫情結束、能更方便地外出后,他認為團隊的優(yōu)勢會更加明顯,他們也會嘗試更多新的視頻方向。不管是對現在主做的抖音,還是其他平臺,他都很樂觀,相信它們還有著承載其他內容和形式的可能性,夠他去嘗試更多。

即便有時候,他也“完全能理解到那些鴿子的想法”,也想鴿兩期。但最后“快樂總會大于勞累”,仍會覺得做視頻是自己喜歡的事,再補上一句,“挺開心的”。

標簽: 毫無疑問 覺得自己 游戲策劃

   原標題:走進紅海,視頻作者要怎么選擇平臺-環(huán)球要聞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