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成合力打通配送“最后100米” 全力確保居民生活物資供應
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4-07 10:40:56
編輯:
來源:文匯報
字體:

家住浦東新區(qū)金楊街道的李月一早就接到電話,被告知前一天晚上在家樂福小程序下單的“疫情保供大禮包”已送達小區(qū)指定投放點,半小時后,志愿者將物資送達家門口,可解決李月一家未來四五天的餐食需求。

每天上午,虹口區(qū)江灣社區(qū)食堂的廚房內,廚師和工作人員忙著將餐食裝盒、密封、打包,這些餐食是專門供應社區(qū)老人的。特殊時期,虹口區(qū)推出一份助老餐食名單,每份餐食有一個大葷、一個小葷和一個素菜,做到營養(yǎng)均衡,品質有保證。

封控管理期間,不少市民對“菜籃子”保供需求有所提升。記者昨天獲悉,目前,上海正構建從市到區(qū)再到街鎮(zhèn)社區(qū)的三級物流網絡,切實保障跨省干線物流暢通,打通市內物流配送堵點,加快分揀包裝分撥速度,組織力量做好“最后100米”投送,保障市民最急需的生活物資供得上、送得到。

減少層級,以“無接觸交易”疏通主動脈

為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,上海已專門成立生活物資保障專班,迅速啟動蔬菜應急保供機制,加強市外貨源對接,建立了10個應急保供大倉,與50家外延蔬菜生產基地、77個主供應基地和蔬菜主產區(qū)對接產銷。

千方百計暢通物流,減少層級、減少環(huán)節(jié),國資國企發(fā)揮了基石作用,在極短時間內開辟蔬菜直供、直配新模式。記者從上海蔬菜集團獲悉,3月31日,江橋批發(fā)市場無接觸應急蔬菜供應保障調撥中心正式啟用;4月1日,“上蔬保供云上采買平臺”上線試運行,目前已對接12個省市26個蔬菜基地,實現(xiàn)應急蔬菜采買3000余噸。

這批在上游直采的蔬菜,通過“申鮮來了”小程序,對接到全市各區(qū)的蔬菜保供采購企業(yè),形成“無接觸交易”新服務。“3月31日至4月4日,我們采取網上訂單、線下點對點的方式,已經為黃浦、靜安、長寧等10個區(qū)的蔬菜保供采購商、街道和居委會社區(qū)買家提供服務,完成近1000噸物資點對點直送,為建立‘各區(qū)集采集配、街道領運分撥、居委會社區(qū)直送到點’的三級聯(lián)動保供體系提供支撐。”上海蔬菜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
外省市主副食品正源源不斷運往上海。這幾天,接到上海20萬份民生物資包的緊急大單后,沃爾瑪嘉興配送中心立即啟動緊急配送安排。李松是其中的一位配送師傅,他告訴記者,“往返嘉興和上海的物資保障車輛在獲得當?shù)赝ㄐ性S可后,還需要實施全程閉環(huán)管理,司機全程不能下車,原計劃4小時的任務花了近20小時,但這些都是值得的。”經過45小時的不間斷協(xié)調、溝通和運輸,這批物資已如約點對點送達上海的指定社區(qū)。

集采集配:從平臺到社區(qū)的“直達車”

菜鳥城市配送司機尚杰昨天跑了近30個社區(qū),幫忙配送了近萬件物資,這是他近一周以來的工作常態(tài),每天從上午9點工作到夜里10點,“不舍得”耽誤一分一秒。尚杰供職的菜鳥城市配送,原本是做B2B企業(yè)配送的,在疫情暴發(fā)后迅速“轉型”,成為盒馬鮮生等生鮮電商平臺的重要補充力量,負責每天將蔬菜等民生物資配送至上百個社區(qū)。

集采集配——這是上海迅速形成的保供方式,打通了從平臺、超市到末端社區(qū)的扁平化配送渠道。4月3日起,家樂福微信小程序緊急上線了社區(qū)集單購業(yè)務,通過社區(qū)小程序集單和微信社群集單兩種方式,保障周邊社區(qū)居民的生活需求。而上海數(shù)十家盒馬鮮生門店、X會員店,已全量開啟團購配送服務,覆蓋5300多個小區(qū);“叮咚鄰里團”目前已覆蓋3176個小區(qū)。

“市商務委正會同各區(qū),組織各街鎮(zhèn)與超市賣場、電商平臺等對接,不斷完善保供套餐,全力以赴做好市民的生活物資供應保障。”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表示。

關鍵時刻,新模式還在不斷涌現(xiàn)。昨天一大早,浦東森蘭盒馬X會員店內,數(shù)千盒雞蛋正在購物車中排著長隊,這些前一天深夜到貨的物資,和蔬菜一起“配對”成85元的生鮮套餐,將通過“自提應急通道”進入社區(qū)。這是盒馬在滬開通的供貨新模式,有需求的居委會或相關單位,可通過盒馬App進入“自提應急通道”登記并上傳通行證,對接人可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和健康碼到店取貨,“這一模式將成為配送服務的補充,在現(xiàn)有產能計劃外增加供給”。

運力方面,數(shù)據顯示,上海主要外賣電商平臺每天上崗騎手約1.1萬人。在楊浦區(qū)國華廣場和濱江百聯(lián)廣場,兩個點位每天上午都為騎手提供核酸檢測服務。騎手張守磊每天負責帶領站點伙伴一起去檢測,他表示,“一般上午都能陸續(xù)完成檢測,合規(guī)上崗。”

形成合力,打通配送“最后100米”

位于浦東新區(qū)的綠洲康城,昨天來了一批“小黃車”——自動配送車,它的體型比家用小轎車略小,但一次性可裝載超過150公斤物資。志愿者把送到社區(qū)的物資放入車廂后,車輛會自動行駛到用戶單元樓下,然后由駐守在樓下的志愿者從車內取出物資。經過實測,來回一趟只需10分鐘,去最遠的樓棟可節(jié)省20分鐘配送時間。

自動配送車用無接觸方式解決了市民保供的“最后100米”運力痛點。綠洲康城居民區(qū)黨總支書記火劍強介紹,綠洲康城屬于大型社區(qū),有5000余戶居民,封控期間物資數(shù)量多,體積重量大,增加了志愿者的“擺渡”壓力。之前,可能一戶人家的訂單就要志愿者跑幾次,而現(xiàn)在自動配送車一次就能送10戶左右,可大大減輕志愿者工作壓力。美團保供車隊負責人余智透露,這批自動配送車在綠洲康城試點后,未來或將在更大范圍鋪開。

記者了解到,目前全市生活物資供應總體充足,當前要把“最后一公里”“最后100米”解決好,尤其是在重點照顧好高齡、獨居、病弱老人以及其他困難群體的前提下,更需提到第一優(yōu)先級。(本報記者 徐晶卉)

標簽: 形成合力 最后100米 生活物資供應 物流配送

   原標題:形成合力打通配送“最后100米” 全力確保居民生活物資供應

>更多相關文章
最近更新
m.yoyovip.com.cn 中國項目城網 - 關于我們 - 聯(lián)系方式 - 版權聲明 - 招聘信息 - 友鏈交換 - 網站統(tǒng)計
Copyright© 2014-2017 中國項目城網(m.yoyovip.com.cn) All rights reserved.
滬ICP備2020036824號-1 未經過本站允許,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.
聯(lián)系我們:562 66 29@qq.com